心包囊肿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多学科协作为心脏补洞
TUhjnbcbe - 2023/10/18 17:55:00

近日,我院心血管内科为一名年逾七旬的卵圆孔未闭患者成功实施了经导管卵圆孔未闭(PFO)封堵术。手术全程不到20分钟,术后患者安返病房。

年逾七旬老人确诊高危型卵圆孔未闭

4个月前,患者因急医院,确诊为卵圆孔未闭且为高危的长隧道型。

依照指南,通常60岁以下的卵圆孔未闭患者发生不明原因栓塞性脑血管病建议采用手术封堵,特殊患者放宽到65岁。

而患者已年逾七旬,全身机能已衰退,脑梗更加重痛觉神经反应迟钝,术中心脏破裂风险较大;且患者有高血压、甲亢病史以及疝修补手术史,而卵圆孔未闭封堵术的术区需要经过疝修补手术的部位,该部位是否有局部黏连术前都需全面考虑。

多学科协作成功救治高龄高危患者

该名患者高危高龄,但其他条件符合指南手术要求,同时家属也多次与医生协商,有着强烈的手术意愿。针对是否应该行卵圆孔未闭封堵术的问题,心血管内科杨光教授会同神经内科主任赵传胜教授、心脏外科章志伟教授、心血管超声科程艳彬教授为患者进行了多学科会诊(MDT)。经过专家们的认真评估研判,认为患者除了年龄超出指南的建议,其他条件符合指南要求,如果不手术,患者脑梗复发机会很高。同时,专家们评估了手术风险和应急处理的可行性,考虑预期寿命与手术的收益,最终决定为患者实施手术封堵,同时针对患者的既往病史,制定了详细的手术预案。

经股静脉送入封堵伞

堵伞成功释放

手术在局麻下进行,杨光教授将封堵器从其股静脉入路上行送入右心房,在放射线及超声双重定位下,经过未闭卵圆孔,进入左房,释放左房侧伞,回撤到阻力位,释放右侧伞。确认位置佳,无过房间隔血流,无其他结构损伤,无心包积液。释放封堵伞,术后再次超声确认封堵伞位置,确认心脏结构无损伤。不到20分钟,患者撤离手术台。

术中,医护人员随时监测患者情况,询问患者感受,确保手术安全。

术后,杨光教授介绍:“脑梗患者的手术难点之一就是痛觉不敏感、反应迟钝,术中即使出现心脏出血破裂也感知不到。因此,面对这类患者,我们在手术过程中优化程序,术中尽量减少受放射线的时间和心脏内的操作步骤,尽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目前,我院心血管内科在科主任孙英贤教授的带领下在临床治疗方面精益求精。经过多年的经验累积,卵圆孔未闭封堵术患者的受放射线时间已缩短至几分钟,最短几例甚至只有2分钟,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这一经多学科协作成功救治高龄高危患者成功案例是团队经过长时间常规手术经验积累的,也是精益求精不断提升专业技术水平的结果。”

卵圆孔未闭知多少

卵圆孔是胚胎发育过程中左、右心房间的一个孔道,胎儿的血液循环需要借助卵圆孔,使一部分血液从右心房流到左心房。卵圆孔一般在生后第1年闭合,若大于3岁的幼儿卵圆孔仍不闭合称卵圆孔未闭,成年人中有20%~25%的卵圆孔不完全闭合。

卵圆孔未闭是成人中最为常见的先天性心脏异常,在正常人群中约4人中即可检出1人患有此病。长期以来,人们认为卵圆孔未闭一般不引起两房间的分流,对心脏的血流动力学并无影响,因而认为“无关紧要”。近年来的许多研究表明,卵圆孔未闭与不明原因脑卒中患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而且对于发生过血栓事件的卵圆孔未闭患者其再发的危险性依然很高。

中国卵圆孔未闭指南于年、年不断更新认知和细化手术适应症和具体手术。但是临床中还是会遇到指南没有及时覆盖的情况,这就需要在领会其精髓的基础上,对于次要的限制适当变通,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保证患者真正获益。

1
查看完整版本: 多学科协作为心脏补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