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河南日报
□本报记者师喆王歌
医院急诊重症监护室(EICU)里,每天都在上演“生死时速”。
“陈主任,来了一个心包填塞的病人,需要您来置管!”5月27日,凌晨2点,医院EICU主任陈瑞锋接到电话,医院。
早上6点,一个严重车祸的病人被拉进监护室。医院的路上,因为病情加重,陈瑞锋顾不上等待,立刻给病人做检查、上呼吸机。
“抢救必须争分夺秒。”陈瑞锋说,“医生第一时间想的永远是病人,啥时候有空坐下来跟你聊天了,要么是已经风平浪静,要么是确实‘我们已经尽力’了。”
陈瑞锋的第一重身份,是与死神抢时间的赛跑者。
上午7点30分到9点,陈瑞锋像个住院医师,查房、会诊、处理各种问题。
“家属的意愿直接决定了下一步的治疗。”在陈瑞锋看来,及时准确的沟通能够安抚家属情绪、有效缓解医患关系。
于是他又化身沟通协调者,和EICU里的每一位病患家属说明情况、排解疑难。
从上午10点一直到下午下班,陈瑞锋的身份是心内科副主任医师,坐门诊、安排手术。
心内疾病往往需长期治疗,陈瑞锋也跟很多病患成了朋友,他经常和患者开玩笑:“只要咱俩不结仇不结怨,我就会跟你一辈子。”
晚上下班后,陈瑞锋再次披上白大褂,坐在手机前,开始科普:“其实治疗高血压没有最好的药,治疗高血压需要一套组合拳……”
这时,他是拥有百万粉丝的“网红”陈大夫。
4年前,陈瑞锋援疆期间,发现当地人高血压发病率很高,但对相关的保健知识知之甚少。为最大限度、最有效地把信息传递出去,陈瑞锋开始利用自媒体进行医疗知识科普。
一天之中不停变换“角色”,陈瑞锋几年来始终坚持着这样的生活。
陈瑞锋说:“我只想做一个普通的好医生,细心、用心坚持下来,持之以恒做好每一件小事,就很伟大。”